老一辈人养孩子,只要宝宝吃好穿好就够了。如今的家长开始重视宝宝“早教”问题了,认为早教是让宝宝早点学会知识、才艺,让宝宝比同龄的孩子更聪明。其实这中国家长在“早教”普遍存在的误区!
家长们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孩子,每当谈到孩子总是习惯性的相互比较。有时嘴上说着“孩子还小学那么多没用”,但内心总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你家孩子能三岁时背一百首唐诗儿歌吗?能从1数到1000吗?能认多少汉字了?”
为了追求面子,为了虚荣心得到满足,一些家长就把希望寄托于早教班。
既然市场需求这么大,这类“拔苗助长”的早教班就多了起来。然后网络上、商场中、小区里,各种“早教标语”就贴了出来!启蒙思想,开发智力。卓启智慧,昂首未来。XX早教班,成为改变世界的巨人。……本来对早教还没有进行了解的家长,也都被这些“标语”误导了!
有关机构调查显示,全国有70%的家长认为,早教就是让宝宝提前学习英语、识字、数学和才艺!其实,知识教育应该在孩子到达对应年龄时才传授,不应刻意提早进行知识教育。不然会导致一些反作用效果,如导致厌学等情况出现。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是刻意或过分的进行知识教育,只会使得孩子在上学前就患上厌学症。这些都是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过时观念,至今仍深存人心。
一些家长对于早教是没有概念的,因此他们很容易“照着书本养孩子”!书里面怎么说自己就怎么教。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性格、发育程度、思维方式的发展都是有着自身特点的,每个宝宝的成长曲线都不同!所以,书里面的东西,只是给家长们一个参照,只有科学地因材施教才是王道!
有一些家长,只管每次带宝宝去上早教班,一周对多也就一两次。陪宝宝上玩课就算完成了“早教”任务。然后,就开始期待宝宝能真的得到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升。但实际上,效果微乎其微!这样把早教推给早教机构,自己却不与宝宝进行互动,上再多的早教班对他来说都是无用的!“家”才是宝宝发展的环境主体,给宝宝创造一个适合“早教”的家庭环境,比选择一个好的早教机构更重要。毕竟宝宝在家生活的时间是最长的!
根据以上一些家长的表现,在宝宝早教方面的误区可以分为四类:重视智能培养,忽视体能培养、重视生理发展,忽视心理发展、重视大人的面子,忽视孩子的自由、过分依赖早教中心,忽视家庭教育。如果家长们避开了这些误区,他可能不会成为你想要的那个样子,但对孩子来说,那一定是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