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实现区域间“医疗检查结果互认”,将继续推进智慧医疗
近年来,大同市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主动践行省委赋予大同“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的重大使命,把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市110家医院实施DRG实际付费,实现了“四个全覆盖”,有效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在全市公立医院聚焦急诊急救、住院诊疗、日常门诊的医疗服务全流程,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在看病就医中的堵点和难点问题。通过“一融二通三提升”三步走发展战略,对全市14个卫健系统信息化平台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实现了区域内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稳步推进电子健康卡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覆盖,实现了全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的“一码通”诊疗、“一站式”便捷支付及智能化对账服务功能,智慧医院建设更进一步。对就医流程实施信息化再造,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充分利用大同“双十六条”人才引进政策,引进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知名专家进行技术帮扶,与150余名国内高层次医学专家或博硕士开展交流合作,建成15个省级专家工作室。
2024年9月,大同市被确定为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试点城市。示范项目的成功申报加速了“大同处方”的落地开花,将为大同市乃至晋冀蒙周边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下一步,大同市将着力推进“3727”战略行动部署,即“三大部分、七项计划、二十七个行动”,整体布局“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因地制宜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三大部分;实施晋冀蒙医学新高地登峰、县级医院能力提档升级、医疗服务体系提质培优、三医协同改革联动攻坚、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公立医院管理提能增效、智慧医疗赋能信息融通七项计划,全面推进二十七个具体行动,通过一揽子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牢牢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构建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