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图书馆顺利通过验收,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图书馆以“田家炳”命名。“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田老真的让人无比敬佩。咱学校的田家炳图书馆带给孩子们很好的学习环境。”大同市实验中学校长薛志文说,“田老虽然离世了,但他以身作则,留下的精神财富会继续浸润后人。我们学校现在每年都还和田家炳基金会保持联系,了解田老和基金会的最新动向,我们都非常谢谢他!”
田爷爷为我们修的图书馆
大同市实验中学坐落于大同市御东新区风景秀丽的文瀛湖畔,占地面积200亩。进入校门,绕过铭刻着“笃学、尚德、博爱、致远”花团锦簇的校训石,走进书声琅琅的高中部教学楼,映入眼帘的是一面装饰着红毯舞台,放置着钢琴,铭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子显示屏,关于田家炳老先生离世的“唁电”滚动播放。其中“我校的‘田家炳图书馆’亦是他2007年捐赠200万元建立的”的字样引人关注,课间活动的时候,常有学生驻足默读“唁电”。高一年级高166班的郭洋同学告诉记者,高一开学的时候他们班发了几本关于田家炳老先生的书。他说:“我们的图书馆是田老师修的!可惜他去世了。”
出了高中部教学楼,校园里绿树红楼交相辉映,喷泉石景相映成趣,正对着的就是田家炳图书馆。图书馆的东西跨度很大,宽度稍窄。专门负责图书馆工作的总务处主任杨宏忠告诉记者,田家炳图书馆占地4000平方米,藏书室占地600平方米,共有藏书123.6万册,期刊杂志180多种,藏书种类齐全。阅览中心占地1500平方米,同时可容纳480位师生同时阅读;多功能报告大厅占地1500平方米,可容纳1500人;同时还设有电子阅览室等其他配套设施,是大同市高中中最大的图书馆。
孩子们特别喜欢来此读书
图书馆大楼外,悬挂在楼顶的“田家炳图书馆”六个大字跃入眼帘,整个图书馆红色复古的风格和学校其他建筑的风格相互映衬,“校史室”“校报编辑部”“逗号文学社”等牌匾满满当当地挂在正门两侧,为图书馆增添了活力和内涵。走进图书馆,便会发现整个人都被包裹在很柔和的白色之中,宏伟大气,青春自然,相得益彰。中轴对称的造型烘托出其稳重而严谨的大家风范,数十张素白的书桌在素雅色彩的烘托下仿佛古代鸿儒之冠带,彰显着为学者洁身自好、儒雅宁静之学风;在书桌北侧,数十米长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期刊杂志,由读者自取阅读;复古的玻璃幕墙通透明快,与沉稳的建筑体型完美结合,寓意融合古今、学冠中外。
图书馆的专职管理老师告诉记者,图书馆现在共有3名专职教师专门管理,每天下午四点到五点的一个小时课间活动,图书馆都面向全校师生开放。除此之外,针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校还专门开设了阅读课,由教师带队,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或者有针对性、有主题的阅读。另外,全校69个教学班所在的教室都设有图书角,每个班都可以在图书馆借书到班里供大家阅读,学生也可以凭借学生证借书到教室阅读。平时老师们也爱来这里看看杂志,这里的书籍种类很齐全。
刷新着教育界的最新动态
白杨守护红墙,雪松庇荫长廊,丁香簇拥楼宇,花团锦簇,翠柳成荫,步移景异,令人心旷神怡。在校长薛志文的带领下,记者感受了整个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文化气息。校长告诉记者,每届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都会举办田家炳爱国助教事迹展,并且给每个班发放5本关于田家炳老先生的图书倡导大家阅读,学习田老的爱国精神,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实验小学每年都会参加田家炳基金会“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的中学校长培训,粗略算下来已经参加了十几届了,除了校长,学校有几位年轻的老师也去参加过。
在这栋图书馆里,还存着很多册和田家炳老先生有关的书籍,有些是关于田家炳老先生的自传,有些是和田家炳基金会相关的介绍类的书籍。大同市实验中学始终秉承着开放的办学理念,不定期举办各类学生文化活动,他们还有专门的负责人和田家炳基金会保持着联系,基金会和教育界的最新动态在这里实时刷新。在这所学校里,充满绿色和人文气息,有着厚重的传承和现代化的开放……
田家炳主要经历:18岁远赴越南推销瓷土。1939年转往印尼从事橡胶业。1958年举家迁居香港,在屯门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化工城,逐步奠定了香港“皮革大王”的地位。曾任香港田氏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家炳基金会董事会主席。
田家炳社会荣誉: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1996年英国女皇亲自在白金汉宫授予其M.B.E勋章;数十所大学院校授予其荣誉博士、院士、教授等荣衔;国内70余市授予其荣誉公民、荣誉市民称号。